在数字化转型及影响 这个系列中,希望通过介绍从研究机构、企业学习到,或者通过观察总结出的一些数字化转型应该关注的维度,并展开介绍这个维度,以减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盲点。
有些盲点是自己的思考,还不成熟,甚至有些概念是我自己造的,可能概念定义还有待完善,只是希望能帮助读者打开思考的空间。
在数字化的四大技术支柱中介绍了数字化的四大技术支柱: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业务网络。本文将着重介绍云计算,主要展开介绍云计算的一个特点:资源的消费化。
资源的消费化介绍
提起云计算,大家都会知道云计算的三种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这三种服务的本质是用户对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资源以服务的形式的消费(IaaS),对平台功能以服务形式的消费(PaaS),对软件功能以服务形式的消费(SaaS)。
这里的消费化,是相对于传统On-primise而言;在OP时代,如果企业需要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就要自己买硬件设备(服务器、硬盘),但云模式下,企业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可以从三方的IaaS服务商购买,按消费的计算能力和使用的存储空间付费。这种按使用付费的模式就是消费化。
类似的PaaS,SaaS也都可以按消费次数、或者使用时间实现消费化。
对于软件而言,传统的OP模式,主要是以软件定制项目,构建企业的软件资产,企业使用自己内部的资产模式。这个过程是资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模式与企业购买设备类产品类似。
而云模式的软件,主要调用第三方的标准功能,企业消费第三方的软件功能。这个过程就是消费化。这个过程与个人购买消费类产品类似。
资源消费化对软件交付模式的影响的影响
通常企业购买一条生产线时,通常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对设备做定制,这个模式类似于:标准产品功能+定制功能。OP的软件模式也是这样。
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在工业早期,以购买标准产品为主。SaaS软件模式也类似。
但是企业流程差异大,标准产品很难满足企业的个性化流程。为了保证标准功能的灵活性,需要将软件标准功能模块化,并减小模块化的功能颗粒度,以API的形式服务,企业就可以通过定制化流程,在流程中消费小颗粒、标准化功能,实现企业目标。
OP定制软件的重点工作是适应个性化需求。而SaaS软件模式下,企业需要适应表转化功能,重点工作是定制流程,在流程中调用标准功能。
资源消费化对软件销售模式的影响就如刚刚类比的:OP模式,类似于设备类企业;SaaS模式类似于消费品企业。
设备类企业产品销售模式:销售为主,营销支持。通常是每个销售负责几家客户的销售,而营销辅助销售建立影响力。销售的过程因为个性化功能的讨论而导致周期长。
消费品企业的销售模式:营销为主,销售工作量小。因为产品标准化,使用量大,通过需要营销扩大影响力以获得更大的销售量,销售只是完成交易。
SaaS模式下,软件供应商将越来越重视营销。除了完善软件产品,并提供标准化功能,提升产品功能的竞争优势外,能将标准功能解决的用户痛点、功能清单、功能的应用场景介绍清楚的能力,将是软件企业新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