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家族企业如何传承?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2023-11-21 阅读:1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作为创一代的民营企业家们正在逐步步入老年,由其一手创办的家族企业的交接班高潮正在到来,与此同时,“富不过三代”这一魔咒也困扰着许多面临传承的家族企业。私营企业家的困惑是相似的:一手操办的企业传承给谁?如何传承?传承后的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确保基业长青?如何保护家族财富?…诸多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不禁让创始人们陷入沉思。

家族企业传承路上的痛点

第一、缺失家业传承经验

根据《2016中国家族企业健康指数报告》,我国50%的“企一代”尚未制定完善的传承规划。与拥有悠久历史和成熟制度的西方家族企业相比,我国的家族企业比较年轻,目前至多正在经历第一次传承,缺乏相关经验和思路以及成熟的传承制度和系统的继承人培养计划,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实际过程中已经或者还将遇到许多的问题和难点。

第二、家族企业的很多无形财富难以传承

香港中文大学的范博宏教授对亚洲地区的家族企业进行了大量研究后指出,家族企业难以永久经营的原因之一是创始人的能力、声誉、社会关系等特殊的“无形财富”难以转让。创始人在建立这种特殊财富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个人时间、精力和金钱,使得这些财富往往仅为创始人或家族内部所专用。许多政府、客户、上下游市场的人脉资源都集中在创业者身上或家族内部,一旦企业出让或家族成员与企业脱离,其所拥有的资本往往也会随之离开,企业会因此丧失某些重要的竞争优势。

第三、家族成员的内部斗争深深阻碍家业传承之路

从众多媒体的报道看,家业传承经常伴随着家族成员的纷争。如果后代不止一个,怎样避免后代之间出现争斗?如果创始人自身婚姻出现风险,亦或是子女的婚姻出现危机,夫妻二人的企业股权如何配置,财产如何分割?鉴于此,创始人最好未雨绸缪,尤其需要对财产配置作好周密的安排,以避免家业传承演变为家族成员内部大战。

中国式家业有效传承的参考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私营企业家们需要提前思考、逐步构建适合的传承机制,来保证家族财富及事业的持续发展、稳定传承。这期间,试错和反复不可避免;所以,考虑和施行这件事情的最好时点,就是从现在开始。需要私营企业家考虑的很多,包括适合继承人的挑选、继承人的教育培养、企业的发展规划、家族财富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就我们的经验,有以下几种机制,值得重点考虑:

第一、企业创始人提前培养继承人

企业创始人对于一手培育出来的企业,大多倾注了全部身家,充满感情,因此出于个人情感的考虑,创始人一般更愿意将企业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住家族声誉、社会关系、人脉等无形财富。而且,企业家对后代或家族成员的信任度也远远大于家族以外的成员。

对于有意愿的继承人,创始人们可以提前制定接班人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基本品行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父母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培养子女相应的能力。例如在早期教育阶段,注重基本素养和道德品行教育,让继承人从小具备良好的修养;后期开始培养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与专业技能,并逐步让其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与治理当中,使其在实践中进步与成长;直到确定好角色,在继承人足够成熟,职业方向、兴趣点、擅长的方面都相对清晰明了的时候,明确交班动机,慢慢完成企业的交接与传承。我们熟知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制定家训、代代相传,以严格地磨练和考验后代继承人,让继承人们从小形成良好的财富观念和坚强的意志。此外,创始人亦可以同时培养多个继承人,挑选出最能胜任者或不止一位继承人齐心协力打理企业。

总的来说,拟定健全的逐步交接制度和继承人培养计划,不仅帮助企业将来顺利传承,也能预防发生意外情况之后家族陷入混乱的风险,起到应急预案机制的作用。

第二、合理分离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

如果二代继承人接班意愿或管理能力不足的话,可以考虑聘用专业人士帮助打理家族企业。一些家族企业尝试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传承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家族财富代际相传的角度来看,家族企业的核心是所有权;也就是说,家族企业“所有权”的传承意义大于“经营权”,企业家在传承制度安排上应当把所有权作为重点。对于经营权,则可以聘请非家族成员——外部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即进行两权分离。此举不仅能使企业受到更加专业和规范的管理,也能规避个别家族成员一手遮天、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

所有权交给家族,经营权交给专业人士,某种程度上还能强化家族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内聚力强,家族成员作为所有者,能够将企业的声誉、社会关系、人脉资源等特殊财富仍然锁在企业内部,为企业所用;经理人则接受所有者的考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样,家族企业不仅能在权益不外流的情况下接受更加专业的人员的打理,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此举成功案例例如德国的汉高公司:汉高管理团队的六个人均为非家族成员,专门负责汉高公司的运营,只有股东委员会(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有一名家族成员;意大利的菲拉格慕董事会里的CEO也是外聘的职业经理人。

第三、充分利用信托制度优势实现有序传承

现代信托制度从西方创立,本就是为财产传承而生的。信托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理财方式和法律行为,它不将财产直接发放给受益一方,而是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该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为了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在我国,受托人为具有信托牌照的信托公司。

家族信托可以理解为一个金融账户,受到法律保护,功能性强,是保护家族资产的有效机制之一。它将家族内部的金融财产统一起来,由专业的信托公司来管理与营运,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可以作为家族在企业原有主业之外的“金融主业”,实现家族“产业+资金”的双驱动发展模式。家族财产放入信托后,该部分信托财产独立于企业的财产,被保护和隔离起来,避免公私财产混同的风险,抵御诸如或有债务、市场波动、企业经济危机等可能出现的风险;且后代基于此财产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益,日后的代代传承也不用再缴纳遗产税,可以节省大笔的税务开支。此外,委托人可以灵活变更受益人或处分信托受益权,家族多个成员都可共同参与或享受信托利益;受益人可以是配偶、父母、子女,也可以是任何家族内部成员,甚至是未出生的后代。上述这些优势,使得信托可以有效保护和巩固家族财产,灵活助力财富的顺利传承。

通过以上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家族企业的传承提供一点借鉴,帮助家族企业创始人们达到基业长青、家世健康长久发展的目标。

标签: sdf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