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传承模式有四种,不同的传承模式将把企业引入不同的治理模式。
第一种,如果二十年后,子女从父辈那里接过领导权,继续经营父辈的事业,也就是子承父业,那么企业就实现了家庭内传承,企业的治理模式停留在原地。
第二种,继承股权,但是子女只是作为股东和企业盈利的受益人,企业在创办人退休后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
第三种,通过股票上市或股权转让逐渐把股权稀释,变成小股东交出所有权,但继承人仍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条路将企业的治理模式转向外部所有管理。
第四种,是继承人放弃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彻底退出,企业变身为公众企业。

出现以上不同情况的继承方式,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和以前不同了。企业创始人当初什么都没有,就算失败了最多重新回到起点罢了。但是现在接班资金庞大,涉及的事情太多。因此选择接班人不容有失。

11月24-25日,郑敬普老师为同学们带来《民营企业传承与治理》。在开篇郑老师就提出,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也就是路径依赖、人们的习惯,其实很难。因为人都喜欢待在舒适区里,因此,企业转型、创新需要代价。那么企业传承与治理应该何去何从呢?下面让我们重新回顾这两天的课程内容。
课程回顾
1、传承是一次新创业
传承是一次新创业
重新定位家族产业
精神传承是核心又最难
商业基因与经验传承
2、传承是大财富重构
内容多元
形式多元
3、设计关键人才规划
明晰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战略与目标(思考:公司为什么存在?)
设计人才配套机制
拟定人才培养与引进执行计划
确定人才战略(培养、招聘、外包、外聘、自由工作者)
评估内部人才资源(从否决用人到发现式用人、用其特质、连接:开放式)
4、定义与企业发展匹配的关键人才
应该与商业逻辑吻合
企业每个阶段要求的人才侧重点不一样
5、接班最高境界
家族创业与生存能力基因
三新:新产业(技术)、新业态(新产业链条,从个性,需求而来)、新商业模式(如开发边远地区水果在网上出售)
企业家精神
6、接班三种方式
传统式
创新式
创业式

郑老师指出,通常一代企业家,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当企业内部管理发生冲突的时候,谁有权力谁赢。一般接班人是赢不了企业创始人的,因此接班人就没有动力和责任感管理企业的任何事情,因为他没有权利。郑老师建议,先要对接班人放权,有了权利后他自然就会有责任感,有能力的提升了。学徒的方式是成长最慢的,因为人只有败过的,才能更好的吸取经验。
7、接班领导力培养
洞察力和决策有关,情绪管理影响工作七成
规则力(建设,改善)
担当力(风险,失败)
8、接班领导力培养,需要有担当力
承认失误
不推卸责任
建立威信
9、一代理念和未来角色
有能力控制局面时放权
时间留给自己,空间留给他人
学会放权,守住底线
给权利才有责任和能力的提升
10、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区别
职业经理人靠外力
老板靠内驱力
利益:梦想,目标,金钱
11、未来角色
搞监督(当监事长)
做慈善/公益(教育/创业等)
培养三代

课程中郑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继承人把开会的时间从之前的8:30改成了8:00,最后导致很多人都不来开会。这个继承人最后很有挫败感。于是请教郑老师,郑老师问这个继承人,改了这个时间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为企业能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不能,这个改变就是没有必要的。郑老师又问继承人,如果是你爸爸公布这个消息别人会听吗?继承人回答说会,所以你的问题在哪里懂了吗?
郑老师最后总结说,继承人在还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和威信力的时候,应该学会适当借助创始人的权威,继承人在公布任何事情前,应该考虑这么做是否对大家都有益。
12、职业经理人价值和激励—老板与职业人角色论
所有权与决策
管理与执行
责任与风险
雇佣与被解雇理念
目标与利益
职业与专业
13、职业经理人价值
遵守合约
沉淀知识
寻求替代
创新担责
丰富文化
14、职业经理人激励
合伙人激励
管理权激励
归属感激励(有好有坏)
大薪酬激励(基础)
15、股权激励目的
找事业伙伴
激励人才深层次财富欲望(浅层次:不投钱,要分红;深层次:合伙人心态)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领导班子)
融资需求(释放股权,不会放弃控制权)

郑老师在课程中为大家推荐宗毅写的《裂变式创业》。这本书讲述: 开创独特的裂变式创业模式,先后创立八家裂变公司,企业成功率100%。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郑老师在课堂上指出,学习不是为了干掉别人,是为了让别人替代我们,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16、企业家梦想
股权决策陷阱(平均:没钱,讲义气,情感)
控股的制度理性
同股不同权的治理安排
17、股东机制设计
股东机制设计思路(刺激外来人加入,城市越大越容易公平)
股东吸收标准设计(研究人、选人条件评估:历史、现实、未来)
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子公司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
股权转让方式
股权转让价格
股权转让时机
18、四步法
找出评估条件或要求
排序每个需要的标准
权重
找出一票否决要素
19、股东退出机制-股权退出前提
吸收新人才、退休
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意愿改变
身体健康原因(包括死亡)犯罪(经济,刑事)等等
20、根据不同提出前提,实施不同退出方式
意愿改变或健康原因主动离开企业,可参照退休方式酌情处理
引进新人做法:增资扩股、同比例稀释、新设公司入股
退休退出办法:限定时间劝退、设计条件部分退
股东犯罪的处理(目前国内一些通行做法分析)
股东死亡的法律历程与治理风险

郑老师在课程中反复强调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在股份是送是卖的问题上,郑老师建议卖,因为赠予不会被珍惜,并且减少其工作积极性。有的企业老板为了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借钱给他们,让他们买豪车,这样又能提升企业形象,又可以让员工努力工作,一举两得。

两天课程的间歇,郑老师常被同学们团团围住,探讨传承中的问题,可见各企业家同学们在传承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无论企业家同学们最后选择哪种方式传承,都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