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并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列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十大优先行动之一。尽管相较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起步较晚,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其悄然改变了乡村的治理方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解决多年来乡村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焦点访谈:数字力振兴农村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通信等新技术的应用,数字乡村建设逐渐崭露头角。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基础。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信息化推进处的王耀宗表示:“在我们这样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小农大国,农业生产效率仅为非农产业的25.3%,智慧农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后劲和速度。”
在江西省崇仁县,农民彭香花将自家的田地流转给一家现代化农业公司,建设了蔬菜大棚。这个大棚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墒情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智能数字平台,进行自动分析。例如,当土壤肥力不足时,平台会自动调配氮磷钾等元素,实现自动化补肥。
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指出:“设施农业早已开始,现在它的设施方式加入了传感器,无论布置多少传感器,最终都会汇聚成数据,使农民从依靠经验种植转变为科学种植。”
科学种植不仅避免了经验不足和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提高了蔬菜的安全性、品质和售价。这种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还能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农民来说是莫大的利好。
数字农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信息化推进处二级调研员王耀宗表示:“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供全程智能化的农事服务,提高小农户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水平。将小农户引入大市场,破解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也为农业生产关系带来一次重大变革。”
数字农业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在中国各地展现广阔前景。例如,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实现对小麦的精准化智能化收割,可以将小麦损失率从3%减少到1%,每减少一个百分点的损失相当于25亿斤粮食。农机装备配备北斗导航系统的规模化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无人农场、无人牧场和无人渔场等,正逐步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勾勒出一个现代化数字农业的新未来。
然而,数字农业发展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信息化推进处二级调研员王耀宗指出:“2022年,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已达27.6%,但总体上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10年左右的差距。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方面,特别是在高端专用传感器、关键模型算法、成套智能装备等方面,我国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解决这些问题,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鼓励和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并通过科技示范园区和智慧农业引领示范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中小农户积极参与。数字农业的发展需要克服技术瓶颈,提高整体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
数字农业不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带来了显著好处,还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数字农业平台,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全国各地蔬菜价格和市场趋势,为种植提供精准指导。例如,在江西崇仁县,通过数字平台可以显示各种蔬菜的实时价格和价格走势,为农民提供了更科学的种植决策依据。
数字农业的推动也为解决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全国范围内的供求信息共享,农民可以更好地决定何时何地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减少过剩和供给不足的问题。
然而,在数字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不同技术路线形成的数据孤岛,使得不同平台之间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为此,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并公布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政策规划处副处长熊希贤表示:“加强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对于破解当前数字乡村领域的基础设施、农机装备、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互联互通的难题,支持乡村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数字农业的未来是全国农业信息联通共享的未来。这将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改变大国小农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随着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推进,数字化治理场景也将更多地出现在农村生活中。
在数字化治理方面,一些农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江西崇仁县郭圩乡,垃圾清运员陈少华通过“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实现了农村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村民通过手机拍照上传杂草照片,平台派出工作人员进行清理。这种便民举措有效促进了农村治理的数字化进程。
然而,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不同技术路线形成的数据孤岛、各职能部门数据缺乏协同互联等问题。为此,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制定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专门规划了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和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两个专项行动,以推动互联网服务向乡村延伸,发展互联网教育、医疗健康、社保和就业、普惠金融等服务工作,提升涉农服务的全程网上办理比例,使更多服务能够网上办理。
总的来说,数字农业建设是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将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