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拒绝外售!”
近百年来,西方国家为了限制“中国制造”的发展,使劲浑身解数——给大疆开20亿天价罚单、切断芯片供应、远程关停C919飞机发动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如今,领先全球的3000吨“国之重器”横空出世,在中国制造的成绩单上再加一码。消息一出,美欧各国皆刮目相看,我国霸气宣布:为防止关键技术外泄,永久禁止出口。
01 美欧重金求购,我国:拒绝外售!
上述总重3000吨、长度超70米、高达20几层楼的巨型物,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加氢反应器。据业内透露,“它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堪比芯片,举足轻重。”
据悉,这个庞然大物刚一下生产线,就被火速运往浙江——为此,动用了两辆850吨的行车以及一艘1600吨的浮吊船,刷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运载石油设备的新纪录。
它为何能成为“国之重器”?
资料显示,我国虽地大物博、石油存储量丰富,但开采却一直是个难题。而这个大家伙能将原油里的废油残渣转变成柴油和汽油——换言之,它有“变废为宝”的本事,能最大限度提升石油的利用率,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
关于这个设备,有媒体评价:“中国若称第二,世界上没有国家敢称第一。”据了解,我国的加氢反应器可以把石油利用率提高90%,而美欧等国则仅能做到60%。
众所周知,得石油者得天下。被誉为“现代工业血液”的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我国对石油开采利用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拿到了国家整个工业发展的一张“关键王牌”。
对比之下,欧美则因石油开采加工设备的相对滞后,面临不小损失。据外媒报道,加拿大石油生产仅一年的亏损额,就多达200亿美金。
因此,我国重器的横空出世,引来不少西方国家的青睐和艳羡,纷纷表示想重金引进。然而,我国在该设备问世之初,就将其列入禁止出口名单,并宣布:“国之重器,永不外售。”
众所周知,西方近年来凭借技术优势频频使我国处于被动地位,不仅仅是大飞机、高铁芯等工业领域,在关乎国民生命质量的生科领域同样如此。例如,德国的核磁共振仪3000万一台,天价设备分摊到个人头上,就成了四位数的高昂检查成本;美、日率先研发出“赛落瑞”类yi衰科技后,垄断关键技术,成品自京JD东等渠道触达我国中老群体时,曾定下10万一瓶的天价,国内万千普通人根本无力触及……
无数例子都证明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科技品的“主动权”。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突破加氢反应器技术后,为保护在该领域的主动权,坚决宣布“永久禁止出口”。
02 100%中国制造,核心技术就是“话语权”
据悉,我国加氢反应器在上世纪70年代才缓慢起步,彼时在该技术上领先的欧美国家,拒绝透露关键技术,我国只好忍痛天价进口海外设备。
在颇为艰辛的环境下,我国工程师并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努力追赶。如今,国产设备不仅反超欧美,更是以100%的国产化率得到世界各国的刮目相看。据悉,其中涉及的超大吨位安全旋转以及重力平衡等技术,皆为中国自主研发突破。
部分外媒在报道中坦言:“我们低估了中国!”
从无到有、再到领先世界,我国已在多个领域证明——低估中国是大错特错。
前文所述的高铁芯、大飞机,我国均成功实现国产替代;上述曾落后西方数十年的生科领域,我国也正重新拿回“话语权”:7月22日,在将门槛打落至290万一台后,我国宣布国产核磁共振实现量产;上述“赛落瑞”类yi衰科技品,虽未完全实现100%国产替代,但我国仍以其他筹码,将“话语权”牢牢攥回自己手中。
据悉,此前美、日生命科技发达,国民寿龄位居世界前列,“赛落瑞”类技术应运而生。资料显示,耶鲁、东京大学等科学家陆续试验发现:35-68岁男士志愿者经该类技术干预后,老化表征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遗憾的是,我国国内万千中年老年群体在成品近10万一瓶的天价门槛面前,只得望洋兴叹。
所幸,近年我国在该类生命科技研究领域接连取得突破——中科院完成相关试验,结果指向该类技术在老化干预方面的潜力;此外,以京JD东为首的各大跨境平台协力贯通国内市场,整合5.6亿中老群体市场。两大筹码下,倒逼海外企业降本增效,不得不调整赛落瑞成品在我国的定价策略,最终成功将其从近10万砍至千元。
03 大国重器,国之未来
“上述尖端技术的突破,只是我国与西方较量的冰山一角。”
如今,随着国产加氢反应器已打破技术垄断,使我国在世界能源资源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除此之外,大飞机、盾构机、核磁共振等,也在其他领域夯实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诚然,中国科技起步稍晚,但迅猛的发展态势却另世界各国惊叹不已。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还将在更多领域占据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