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节公布了《TopBrand 2023世界品牌500强》和《Topbrand 2023中国品牌500强》榜单。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与其真实实力不匹配,品牌影响力拖累了企业在品牌排行榜上的表现。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进步显著,但仍存在短板,中国品牌的成色仍有进步空间。中国企业实力雄厚,但品牌影响力明显滞后,品牌建设需要长期的投入、稳定的预期。品牌建设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科技创新“硬实力”的支撑。中国品牌的短板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体制、考核制度不合理,存在短视情况。中国企业至少应该做到营收能力、财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持平,才能说明品牌工作基本到位。中国品牌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力量,品牌就是空中楼阁,不可能持续发展。中国品牌的品牌影响力、品牌溢价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看投资段子,轻松一下:
中国品牌影响力不匹配实力,就像饺子馅和皮子不搭一样。品牌建设需要长期投入,科技创新是“硬实力”支撑。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进步显著,就像炒菜一样,慢慢炒才能入味。要做到“营收、财务、品牌”持平,才能说明工作基本到位。不然就像炒菜忘了放盐,品牌就像没味道的白开水。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