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济南:聚焦产业,靶向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2023-12-13 阅读:15

科技服务业是链接科技与产业的重要领域。12月12日,记者从济南市“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获悉,济南市构建“一廊引领、三核驱动、多点支撑”科技服务业总体布局, 围绕主导产业,构建六大科技服务业态,强化考核导向,加快推进全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济南市科技服务业空间布局

近年来,市科技局强化科技服务业顶层设计,按照“关联功能集中、产业专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区域联动发展”,构建“一廊引领、三核驱动、多点支撑”总体布局。“一廊”,即齐鲁科创大走廊,依托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超算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集聚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科技创新资源,引领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三核”,即济南高新区、历下区、市中区核心发展区,依托核心区域创新、创业、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载体,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驱动力。“多点”,即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槐荫区、长清区、历城区、章丘区、钢城区、莱芜区。各区县科教、技术转移资源禀赋各异,结合实际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服务产业,与核心区科技服务业产生区域联动发展。

围绕主导产业,构建六大科技服务业态

一是深化发展研究开发服务。发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超算中心、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效用,完善多层级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以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智能制造、大数据、氢能源等产业领域为代表的技术研发转化服务集群。目前已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11家、省重点实验室112家、市重点实验室251家,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1家,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77家,研究开发服务实力持续增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组织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目前累计突破“卡脖子”技术32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67项。济南超算构建的验证性计算集群在全球高性能计算大会榜单中夺冠。区块链研究院开发完成隐私计算平台4.0版本,11项性能测评项目超越全国历史最优纪录。

二是优化发展创业孵化服务。以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齐鲁软件园、创新谷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依托,聚焦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导向,布局一批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加速器,定向引进和筛选创业团队和人才入驻,构建“专业设备+产业链资源+创客项目”创业孵化模式,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2023年,新增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市级众创空间,建设济南大孵化平台,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发展基地”链条式产业发展平台。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395家。

三是加快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以济南高新区、历下区等区域为技术转移重点承接区,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为导向,打造一批技术成果交易机构。推进省市共建的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落地济南,2023年,黄河流域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平台挂牌项目472宗,成交金额2.72亿元。1-11月份,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810亿元,同比增长27.76%,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

四是提升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依托济南高新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公共服务示范产业园、国家产业计量中心园区等载体,集聚优质检验检测资源,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检验检测服务集群。成立省会经济圈检验检测联盟,为企业提供质量培训、质量诊断、产品优化升级解决方案。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共用共享,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科研成本,2023年兑现省、市大型仪器共享券共计630.04万元。

五是强化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以中国(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布局代理、咨询、运营、评估等各类服务机构,形成涵盖代理服务、维权援助、交易运营等环节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实现新提升。2023年济南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跻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梯队,截至10月底,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59.86件。

六是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以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打造立足济南、带动全省、辐射黄河流域的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今年以来已集聚注册科技企业和科技服务业企业261家,基金管理规模59.62亿元,助企融资金额35.07亿元。建立“3060”+科技金融服务站体系,鼓励银行、创投等机构“一站一策”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助推更多科创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强化考核导向,加快推进全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

济南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分行业用于GDP核算指标共26个行业大类,其中,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增速是用于GDP核算指标之一。全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共473家,其中研究和实验发展类34家,专业技术服务业390家,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49家。2023年,市科技局强化工作部署,组织召开区县科技部门、统计部门、街道办事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年度入库工作部署会,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强化市区(县)协同,形成常态化对接机,主动靠前服务,及时准确掌握企业营收情况,提升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2023年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73家企业实现营收383.2亿元、增速4.9%;劳动工资总额增速7.6%,高于全省增速0.1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日益突出。

下一步,济南市科技局将持续推进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进一步抓好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打造科技服务创新平台,优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汇聚平台、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服务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为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报道)

标签: sdf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