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公众号,设置星标↓
防止内容走丢
第十二届“政治、法律与公共政策” 年会(2023)
简明议程
年
会
议
程
会议时间:2023年12月16日、17日上午
会议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 中慧楼第一会议室
主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12月16日上午
会议签到 8:00—8:30
开幕式 8:30—8:50
主持人:田飞龙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致辞人:强世功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宋 玲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
年度“法意”演讲:邵六益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 8:50—9:05
第一场 圆桌讨论:“法律与文学”在中国
9:05—10:05
核心文本
:
1、苏力等:《秋菊的困惑:一部电影与中国法学三十年》,三联书店2023年版
2、赵晓力:《要命的地方:家庭、生育与法律》,三联书店2023年版
主持人: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每人5分钟)
赵晓力 陈颀(线上)凌斌(线上)强世功 徐斌 吴飞 左亦鲁 尤陈俊 刘晗
田飞龙 欧树军
合影、茶歇 10:05—10:20
第二场 全球秩序与内外关系
10:20—11:20
主持人:尤陈俊 评议人
:张佳俊 孔元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付文广:“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欧大陆空间秩序革命
2. 王凯:工业革命的法制基础?——重温英国法的工业化转型
3. 任鑫:列国竞争与永久和平——从“普世共和国”到“锁闭的商业国”
4. 潘妮妮:日本政治右倾化中的“宗教自治”因素
相关论文:
1. 张佳俊:重新认识美国:以美国体制的百年变局为视角
2. 王 凯:王权至尊的《新约》转向——服从论、路德神学与主权国家建构
第三场 帝国与法律
11:20—12:20
主持人:左亦鲁 评议人:吴景键 史庆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孔元:从帝国秩序到欧洲公法:博丹与国际法律思想的奠基
2. 卓增华:辩护:鸦片战争中的国际法话语
3. 朵悦:从“商业灭国”到“物质救国”:晚清知识分子国家想象中的商业神话
4. 赵健舟:作为“文明标准”的“双重标准”:里根政府人权政策的再思考
相关论文:
吴应娟:从琉球王国到冲绳县——以琉球案看19世纪国际法的地位
午餐12:20-13:30
10月16日下午
第四场 20世纪中国的法律与政治
13:30-14:30
主持人:赵晓力 评议人
:陈洪杰 李晟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杨晖:循法预政?民国后期地方政治参与中的权力斗争及法律调适
2. 林思勤:宗法制视角下的妇女动员和立法因应——以中央苏区为例
3. 韩伟:政法传统下的司法治理及其限度
4. 闫乃鑫:论“五四宪法”序言的结构性诠释
相关论文:
阳雄剑:中央苏区婚姻立法“妇女解放”逻辑的展开
第五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法治保障
14:30—15:30
主持人:刘磊 评议人
:陆平辉 尹辉煌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方路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的规范性原理
2. 赵国栋:民族地区纠纷中的“习俗性利益”及其治理——以黔东南苗寨祭桥纠纷为例
3. 阳雄剑:民族地区法治实践的两个面向:大众化和专业化
茶歇15:30—15:45
第六场 “先进性”的法理与党内法规研究
15:45—16:45
主持人:王凯 评议人
:魏磊杰 田飞龙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向浩源:论党内法规中的框架建构机制与行动意义生成
2. 邬蕾:一种法治发展的群众路线理论——论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与“带头守法”
3. 叶开儒:先进性代表与领导权的确立:以孙中山“知行”论为中心
4. 吴双 :因立宪而文明:梁启超宪法理论中的国民程度与文明等级
相关论文:
陈洪杰:人民的正义——现代民主政治的主体性象征
张小军:2015-2019年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和依规治党实效评估
第七场 基层治理的政法逻辑
16:45—17:45
主持人:陆平辉 评议人
:杨立民 韩伟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朱云:群众性与行政化:农村生活治理的张力及其反思
2. 徐凯:自上而下的执法及其后果
3. 吴思:乡村司法研究的范式转换:关系论到实体论
4. 尹辉煌:迈向集体之路
5. 孙竞超:人民调解的政法传统与治理术的法律表达
第八场 治理视野中的法律
17:45—18:40
主持人:杨立民 评议人:丁轶 刘磊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王善超:国家权力配置视野下的适当性审查标准:一个社会系统论的解释
2. 杨继文:数据安全合规的关联理论及其体系规制
3. 任希鹏:嵌入与脱嵌:经济治理的司法介入与劳动争议的外部化
4. 李 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逻辑
相关论文:
1. 杨立民:律师法律援助的中国式建构:制度变迁、发展逻辑与完善进路
2. 丁轶:双重制度逻辑下的立法形式规避及其应对——以经济特区立法为中心
3. 陈颀: 为未来立法:以基因编辑科幻为例
晚餐
10月17号上午
第九场 “一国两制”的过去与未来
8:40—9:40
主持人:陈洪杰 评议人
:范继增 邬蕾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张振:帝国的自满:理解中英前途谈判的新视角
2. 刘苍瑜:论宪法中祖国统一条款的三重实施
3. 魏磊杰:香港司法生态的既存问题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4. 康向宇: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的构成与代表性
相关论文:
1. 田飞龙: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成效、法理正当性与制度前景
2. 刘磊:从文明冲突到文明跨越:“新边疆”的能动性及其展开
第十场 全球治理与法律战
9:40—10:40
主持人:孔元 评议人
:杨博文 张康乐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马晓宁:非商业援助规则的多维审视与中国因应
2. 秦测皓:绿色的理想与现实:欧盟争夺全球绿色领导权的法律技艺——以汽车产业绿色转型为例
3. 孙兆航:论监管一致性规则与美国“非正式帝国”的阴暗关系
4. 史 庆:万国对峙:华人苦力贸易与中日域外管辖权的制度突围(1866-1878)
相关论文:
陈靓:法律域外适用的制度逻辑
郭志东:气候帝国主义:碳关税的合法性批判
茶歇 10:40—10:50
第十一场 转变中的全球秩序与法律
10:50—11:50
主持人:丁轶 评议人
:陈晓航 刘天骄
(发言人每人8分钟,评议人每人6分钟,其余为自由讨论)
1. 孙嘉珣:国际经贸规则的评价体系构建
2. 姜居正:普遍定期审议中适度政治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3. 曹文姣:代词的政治
4. 徐申:技术自由主义——源流、发展与矫正
5. 范继增:民主与欧洲右翼民粹主义——人民主权原则去权威化与自由宪法秩序
相关论文:
1. 杨博文:反思武器化法律观:以美国对华“强迫劳动”制裁为考察对象
2. 史佳楠:种族政治的司法转化
会议总结11:50—12:20
田飞龙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午餐及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