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2月12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20年到期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公布了5945家企业通过广东省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6家企业通过到期复审。
每次名单公布,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次未通过企业有近400家,没通过认定的企业连连发问~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家企业申报失败呢?小编整理了几点关于申报未通过的原因分析,希望给到大家一个参考。
一、专精特新认定为什么不通过?
从公布内部的评分表中得知,可知道有9种评审不通过的原因,如下:
1、研发占比不到3%;
2、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才符合);
3、上年度研发不到100万;
4、成立时间不到2年;
5、上年度营收不到1000万;
6、缺2022年审计报告;
7、未提供作证材料;
8、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9、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
二、申报“专精特新”的工作须知
1、申报理由是否充分?
建议企业围绕“专、精、特、新”框架体系归纳总结。体现出补短板、填空白,进口替代,在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国家层面荣誉、国家领导人参观考察等。
2、是否申请省专精特新产品认定?
其申报主体是制造类企业或者软件类企业,但软件类企业需要有相关产品鉴定报告。
3、企业规模是否满足要求?
若企业营收仅刚过基本线5000万元,相比其他3-4亿元规模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行业地位等大概率比不上大规模的企业,评审时就会缺少优势。产品赛道、制造类赛道、创新类赛道同理。
4、是否拥有研发机构?
①制造类必须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范围包括: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②研发机构级别越高越好。
③企业想申请小巨人企业(创新类),创新类可以不需要“市级研发机构”。但是每年申报名额有限,若其他创新类赛道的企业拥有研发机构,那么就缺少优势了。产品赛道同理。
5、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进入国内外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证明是否完整?
①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及排名一般由第三方机构出示。目前以省级以上行业协会出具为主,以及一些大型咨询机构。
②进入国内外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证明材料,可以是供应商资质证明、供销合同、往来财务凭证等近两年内的有效证明。
③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越前越好,进入国际知名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的优势大于国内知名、大于省内知名。创新类赛道不需要此项证明,但如有便有优势。
6、企业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是否详细?
包括企业管理、生产制造、研发设备、销售服务等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及成效。
建议参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文字+图例的形式展现。体现出企业有完整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取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等。
7、材料内容是否齐全,材料是否完整、清晰?
有些企业是自主申请,但是没有申报能力,企业内部经营异常、佐证材料不足、财务审计报告、严重失信主体等原因都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再来申请。有些企业会委托辅导机构协助申报,但因辅导机构前期评估不专业,未满足基本条件就让企业进行申报,导致最终失败,只能遗憾错过一年的政策红利期。
专精特新的申报过程和材料看似简单,其中的关键环节不容忽视,仅广州市的通过率就能看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审核标准也很严格。所以对企业而言,选择一家专业的辅导机构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