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企业家父(母)子谈传承: 从“乡情教育”到“家国情怀”,企业传承不能断了文化根脉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2023-09-05 阅读:23

改革开放到如今已推进了40多年。40多年改革开放,为企业家精神打造了广阔的生长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民营企业家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也让民企的传承和发展与时代背景紧密融合。

当中国经济巨轮转向高质量发展新航道,广大企业家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传承发扬企业家精神,不断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中国经济巨厦添砖加瓦。如今,这些企业家中,不少年龄已超60岁,企业与企业家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代际传承。老一辈企业家在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奋斗历程的同时,更需要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创业创新的精神传承给后辈。

6月20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启动实施“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邀请到民营企业家父(母)子现场对话。上游新闻记者专访到三对企业家父(母)子,从两代人的角度,畅谈对于“代际传承”理解与行动。

本期嘉宾信息:

重庆诚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宽,总经理陈昱廷;

关键词:用乡情教育,避免“文化断层”

△陈成宽

问:陈董事长,我们知道您从温州来渝经商,在重庆已生活了30多年。而小陈总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两代人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乡情差别。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将老一辈企业家的精神进行传承。

陈成宽:我生在温州,长在温州,却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是重庆造就了我。2010年的时候,我创立了重庆温州商会。现在全国有284家温州商会。中国人所说的“家国情怀”中的“家”,我认为就包括了解“家乡”的文化,怀揣家乡的情怀。传统文化是温州人的根,也是温州人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就是温州人的“根”。生长在外的“温商二代”容易逐渐淡忘温州人的习俗传统,进而把温州商人的精神丢掉。而“家国情怀”也将家放在第一位,若“家”的精神内涵被遗忘,那何谈家与国的情怀。今天要讲的是如何将根脉传承给儿子。

我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熟悉家乡文化,理解并学习前辈的精神。就好比全世界的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也是一种将范围缩小的家国情怀。更何况,传统家乡文化中吃苦耐劳、抱团发展的温州精神,本就不应当丢弃。不管是多大的企业家,对“家国情怀”都应当有深入的理解。

用商会组织的作用来正确引导他们从长辈的身上传承温州人重情重义、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予他们年轻一代更多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理解家国情怀,不忘来时路,继承父辈的精神,多为社会作贡献,并将之发扬光大。

问:成宽董事长所说所做的传承,包括成立青年才俊俱乐部等方式,昱廷您能理解并接受吗?这些传承是否给予新一代的企业指引方向,并有所收获?

陈昱廷:父亲以及他们那一辈的企业家,用经历教导我们不要忘本。包括家乡的“本”、生活来之不易的“本”。父亲教会了我用谦卑的精神来对待人、事、物。也教会了我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要懂得团结和借助一切资源和力量。

△陈昱廷

父亲创办了重庆温州商会以后,马上接着创立了青年才俊俱乐部。在2014年我回到温州以后,也给当地主要领导提议要成立全国新生代联合会,温州全国新生代联合会的第一面旗帜是在重庆成立的。

父亲和我不谋而合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血脉之间的传承,现在温州的全国新生代联合会也有200多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将全国各个省市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源引入重庆,与重庆的资源相互整合,也让更多在全国的温州人能走进重庆,爱上重庆,投资重庆。这也是父亲能在2010年成功引入华峰集团,又在今年的5月9号引入青山控股的根本原因。

我总结的成一句话就是:渝温精神代代传,思想旗帜高高举。

另一方面,父亲从小对我的教育是让我不断试错,遇到什么问题都尽量自己扛,反复的敲打磨练。从国外回来的前三年,父亲并没有让我回重庆,而是去国内一线城市自力更生。我曾做过不少工作,其中包括在私募基金打工。这是我彻底抹去傲气的三年,经历了许多挫折的三年,也是积累宝贵经验的三年。这将对我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如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我将继续坚持遵循父辈的脚步,听党话跟党走,带领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上游新闻记者 彭光瑞

编辑:周钰蝉

责编:何亚萍

审核:吴忠兰

标签: sdf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