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家对中小企业进行行梯度培育的重要政策措施,旨在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那么,如何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申报条件
根据《优质中小企业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其他合法经营主体资格,并具有完整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财务制度等基本条件。
(2)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规定标准,并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营效益。
(3)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者与知识产权相关联。
(4)在产品或服务质量方面达到规定标准,并通过相关认证或评价。
(5)在社会责任方面履行义务,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6)在环境保护方面遵守法律法规,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二、申报类型
根据《办法》,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小巨人”是指在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一批优秀中小企业。不同类型的专精特新企业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和评价指标,具体可以参考《办法》附件。
三、申报流程
根据《办法》,申报专精特新企业采取线上填报与线下报送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填报可以通过优质中小企业业梯度培育平台2进行统一申报,线下报送需要将纸质材料递交至指定地点或邮箱。具体流程如下:
(1)线上填报:自2023年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间,在优质中小企业业梯度培育平台2上传相关材料,并按照要求填写信息。材料包括:真实性声明和合规经营承诺;营运执照复印件;最近三年营运情况表;最近三年主要产品或服务清单;最近三年主要技术成果清单;最近三年主要市场占有率清单;最近三年主要社会责任清单;最近三年主要环境保护清单等。
(2)线下报送:自2023年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间,在线上填报完成后,将纸质材料打印并装订成册,递交至所在地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指定邮箱。纸质材料应与线上填报的材料一致,并加盖企业公章。
(3)初审:由所在地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结果分为通过、补正和不通过三种。通过的企业进入下一环节,补正的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补正材料,不通过的企业需重新申报。
(4)公示: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初审通过的企业名单在优质中小企业业梯度培育平台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反馈,如有异议,可通过电话、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向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反映。
(5)复审: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进行复审,复审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通过的企业进入下一环节,不通过的企业需重新申报。
(6)认定: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复审通过的企业名单报送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认定,并在优质中小企业业梯度培育平台上公布认定结果。认定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重新申报。
四、申报注意事项
在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申报材料应真实、完整、规范,不得作假、夸大、遗漏或不符合格式要求。如发现申报材料有虚假或不实的情况,将取消申报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申报类型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认定标准进行选择,不得随意更改或跨越。如发现申报类型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将取消申报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申报时间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不得错过或延误。如因未能按时完成申报而导致的后果,由企业自行承担。
(4)申报渠道应通过优质中小企业业梯度培育平台进行,不得通过其他方式或途径进行。如发现申报渠道不规范的情况,将取消申报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5)申报过程中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审核、评价和反馈,不得拒绝、阻碍或干扰。如发现申报过程中有不配合或不诚信的情况,将取消申报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总之,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机遇,也是一项严肃的法律责任。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祝您申报顺利,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