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日的技术差距会极速缩小,部分领域甚至被超越呢?
注:本文首发于2021年,原文《まさかの逆転、日本の技術はなぜ中国に抜かれたのか》
△来源 / unsplsah
大约在2012年左右,谈及日本与中国在制造业上的技术差距,笔者对身边的人经常这样讲:
“2000年时,日本与中国在技术上的差距约为100:1,现在已经缩小至10:1的程度,之后这个差距还将会不断缩小。”
因为这个想法,过去笔者与日本企业家见面时,经常建议他们:“想必现在有许多中国企业,希望购买你们企业拥有的技术与授权。既然如此,应该卖掉这些技术与授权,把得来的钱投资在新事业上”。
在10多年之后的现在,还考虑向日系企业购买授权与技术的中国企业,想必基本已经没有了吧。
毕竟,日本与中国的技术差距已非10:1。无论是现场劳动的能力、或是尖端产业技术,笔者认为中国可能已经赶上了日本。
△来源 / unsplsah
为什么日本的技术会被中国奋起直追、甚至超越呢?笔者想探讨其背景与成因。
制造业:全军覆没或亮黄灯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主要的制造产业在国际上的现状。
首先,过去几乎与汽车产业齐名的日本家电产业,已经完全输给中国的制造商。以东芝为首的家电制造商,都已被中国企业收购;电脑产业也有大半都有中国资本的进驻。
至于手机产业,索尼(SONY)依然苦苦在前线奋战,但在全球市场上的贩售数量,也远远不及中国品牌,在国际上几乎没有竞争力。
不过,日本数码相机三巨头——Canon、Nikon、SONY,依然在国际上维持压倒性的“统治力”。但是,受智能手机搭载的相机镜头愈加专业的影响,专业相机的市场不断萎缩也是事实。即便还保有竞争力,但今后的情况只会日趋严峻。
△来源 / unsplsah
默默在背后支持日本制造的机床产业,从现状上来看日本依然占据优势。但现在,中国对这个领域倾尽全国之力重点投资,技术能力也在近几年突飞猛进。
依照现在的步调,机床领域被中国超越也只会是时间问题。
依赖汽车与材料产业
相反地,对上中国依然拥有绝对优势的日本产业,就要数汽车产业及与化工材料相关产业了。
特别是需要稳健踏实的基础开发、品质管理的材料产业,明显是中国企业目前不拿手的领域。因此,无论政府投入多少补救措施,笔者认为在之后的10年内,中国还是难以“望其项背”。
另一方面在汽车产业部分,由于电动汽车(EV)的发展,预期未来将会迎来飞跃性的技术革新,过去的技术有可能会一口气被淘汰。
特别是EV当中非常关键的电池技术,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领先。因此今后日本是否能持续维持自身的技术优势,需要打一个问号。
△来源 / unsplsah
中日产业扶植上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中日的技术差距会极速缩小,部分领域甚至被超越呢?这当中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原因,但笔者在此举出我认为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
一个是对产业扶植的差距,另一个则是日本改良主义的弊病。
在中国,出身理工科的管理者相当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中国的对产业的扶植政策、以及技术的选择,相较之下就更能贴近大环境,连笔者都不禁感到佩服。
反观日本的产业扶植政策,只会不断给予中小企业支援,几乎看不见针对尖端科技、或特定领域的指导方针。而对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政府基本上全丢给大型民间企业。
讲难听一点,从“连电脑都不怎么会操作的人、却担任IT大臣”这一点上来看,日本政治人物对技术的理解与关心程度的不高,才是最大的问题。
△日本前IT担当相自爆完全不懂IT / twi@TAKE7700
日企:对新事业踌躇不前
就笔者所见,日本制造业相关企业,对于改良既有的技术非常拿手,但对新技术的规划却不太擅长。
与这些技术工程师对话时,对于改良现有工程的部分,会非常热心地提出许多见解。但遇到平常不太接触的制品、或者新技术的导入时,许多人就会马上失去热情。
也因此在2000年代中期,“喜旧厌新”的日本大型制造商,经营恢复短期的繁荣,却造成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衰退。
反观中国在这一段期间,对无人机、EV、AI、5G等新技术与新产业的投资,却非常火热。
当然了,日本企业的改良主义不是不好,但一味重视改良,忽视对新兴领域的开拓与投资,是造成落后的不争事实。
△VR设备 / unsplsah
日本应该强化什么技术
最后,笔者想稍微谈谈日本今后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哪一个领域的技术能力。
在目前情势下,日本应该从国家的角度,与精通最新技术的专业人士进行讨论,来选择哪些领域作为加强重点。
过去,不熟悉技术知识的政治人物们,只选择扶植环境与再生资源这种讨好的领域,造成市场上的混乱。其实,日本更应选择“在国际上能够获利的技术”作为扶植对象。
在这个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最好考虑避开中国已经集中投资的领域。与其在广泛的领域上浪费大量资源时间,不如选择中国尚未注意到的“技术盲点”,集中开发投资、取得优势。
对日本来说,能够在某领域上取得压倒性控制权的战略,更有操作性,也比较有实现的可能性。笔者期待,日本能够打破“官民之防”,对于今后要靠什么技术吃饭,进行更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