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辉能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100%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凭借其减重和快充技术,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款电池不仅能让电动汽车整体减轻300公斤,还能在短短5分钟内续航300公里,甚至到2024年底有望提升至400公里。如此强大的性能,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项颠覆性的技术。
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
巴黎车展作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风向标,每年都会有不少新技术、新理念在此亮相,今年的巴黎车展也不例外。
据悉,今年的巴黎车展上,辉能公司就推出了全球首款100%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虽然目前的能量密度仅为321Wh/kg,但辉能已经宣布,到2024年底,其能量密度将达到355Wh/kg。
那么这款新电池有什么特点呢?
就是减重。
由于辉能的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采用了新型材料,不仅大大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电池本身的重量。
通过将电池容量从83kWh减少到55kWh,辉能公司称,这款新电池能够让电动汽车的整体重量减轻300公斤。
再结合上辉能公司之前在电池快充技术方面的技术储备,这也就意味着,通过辉能的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电动汽车将可以在5分钟内续航300公里,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对充电时间的需求。
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
据悉,辉能的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预计到2024年底,就能够实现5分钟充电续航400公里。
而当这一技术成熟之后,辉能还将推出另一款全球首创技术——基于硅碳材料的全固态薄膜电解质技术。
这项技术将使得电动汽车可以在5分钟内续航600公里。
虽然辉能已经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其他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相比,辉能的技术优势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但即便如此,辉能已经走在了前面。
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
今年巴黎车展上引起轰动的,并不仅仅是辉能的硅复合负极电动汽车电池。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辉能公司的董事长兼创始人沈海寅也出席了开幕式,并宣布辉能将与德国FEV集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这次合作的重点就是要共同开发下一代先进电池组。
据悉,新的下一代先进电池组将由辉能负责研发新型全固态薄膜电解质技术,而FEV集团则负责研发新型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动力总成系统。
有分析认为,这次战略合作将为辉能的新型先进电池组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并且有望将新型先进电池组的商业化进程提前至2025年。
沈海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与FEV集团的战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下一代先进动力总成系统和新型先进电池组在多种交通工具领域应用。”
这不禁让人好奇:辉能公司此次在巴黎车展上到底亮相了什么样的新技术呢?
固态快充新品亮相
通过今年年初的发布会和本次与德国FEV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来看,辉能此次在巴黎车展上亮相的新技术无疑是基于固态电池的先进动力总成系统。
早在2023年10月14日巴黎车展上首次亮相时,沈海寅就曾表示:“未来10年内,我们要完成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续航、快速充电、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全面超越。”
而沈海寅在2022年就曾表示:“我们要成为推动汽车行业进步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那么,沈海寅此次又带着什么样的“游戏规则”来到巴黎车展呢?
从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辉能此次在巴黎车展上所亮相的应该就是基于其最新硅复合负极固态快充技术所打造的先进动力总成系统了。
按照之前发布会和沈海寅对“游戏规则”的表述来看,新技术可能就是固态快充技术了。
在之前的发布会上就已经提到过:辉能正在研发一种基于硅复合负极技术的新型快速充放电技术,并且此项技术有望在2023年面世。
而且据之前发布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该项技术有望将5分钟续航时间提升至600公里,并且还拥有比现在市面上其他充放电技术更高出30%的整体性能优势。
而这也正是市场目前最为期待看到的。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全固态或半固态快充技术都有着一个致命缺点:快速充放电对于锂离子电池本身有着不小的损耗,并且在温度控制上还存在不小难题。
而辉能的基于硅复合负极材料打造出来的固态快充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更高性能(目前实测为600km/5min),还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快速充放电导致的安全隐患。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之前发布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新技术还拥有更为强大的低温快速充放电特性。
而这也就意味着:基于辉能最新硅复合负极固态快充技术打造出来的先进动力总成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可以保持着和传统燃油汽车相媲美的使用体验。
而这一消息也是符合目前辉能在硅复合负极快速充放电领域上所积累出来的技术实力和优势。
仍需时间检验
虽然如今东方大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且也已经有多家企业推出了自家生产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产品,但是目前东方大国在该领域上依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而对于辉能而言,如今固态电池领域已经是“红海”,市场上各种各样关于“固态”、“半固态”的消息也层出不穷。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东方大国在该领域上仍然存在着着明显差距,并且目前也并没有哪一家企业真正意义上拥有着成熟商业化水平。
对于辉能公司而言,目前他们也确实走在了“红海”中最前沿位置上,并且已经于今年年初宣布全球第一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
据悉,该产线投产后就有望达到1Gwh规模,并且最终产出产品预计每年将达到100Gwh左右。
并且根据辉能此前公布出来的信息来看,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预计将具有380-480Wh/kg左右的能量密度,并且可以实现12分钟内续航1000公里等惊人参数。
并且除此之外,目前辉能公司还拥有着行业内顶尖水平和超过1000项专利技术,并且已经成功将其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不过即便如此,东方大国作为一个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家,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拥有商业化水平固态电池产品企业,依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
虽然目前东方大国在该领域上依然存在着明显差距,但是不得不说:目前东方大国对于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领域还是保持着比较积极乐观的态度。
今年以来,东方大国在该领域上已经连续开展了多次针对该领域进行政策、资金扶持政策,并且近期还曝出了一项高达200亿人民币左右支持该领域发展资金政策方案
而对于辉能而言,则已经从2023年10月14日巴黎车展起就已经明确表示:“未来10年内,我们要完成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续航、快速充电、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全面超越。”
并且根据今年发布会所透露出来消息来看,他们甚至还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种基于硅复合负极材料打造出来的全固态薄膜锂离子先进动力总成系统,并且有望在2023年面世。”
不过对于目前辉能所公布出来消息中提到:“使用体验上有望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这样强大信息来看,目前是否已经具备相应实力还需要时间检验。
结语
辉能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创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能量密度的提升,还是充电速度的飞跃,都为未来的电动出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接受度仍需时间检验。大家觉得辉能的这项技术会不会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