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速续站_企业走向全球最好的门户网站

人人都在讲数字化转型,究竟数字化是个什么鬼

来源:undefined  作者:147小编   2024-10-27 阅读:7

近几年来,数字化、智能化等词层出不穷,相信几乎没有人没听过数字化转型这个概念,特别是国家层面“工信部”“国资委”等部门相继推出“数字化转型”、“数字中国”、“信创中国”的政策文件,更加将数字化转型推到前端风口浪尖。

数字化时代真的来了么?

实际上,究竟什么是数字化?跟我们之前做的信息化有什么区别?

一、关于信息化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还没踏入信息化的快车道,大量的生产作业还是依托于人工、手工在进行,这跟实际的生产资料是息息相关的,毕竟在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中,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还是占了80%以上的力量。

通常我们理解的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或工具,辅助日常的生产操作,比如通过电脑去处理大量的表格、将财务管理转移到财务软件上、将企业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搬到系统上来操作,管理层通过BI分析工具、管理驾驶舱等进行经营数据的查看和提取。

常规的信息化还是会基于企业的业务流程来设计,毕竟IT工具是为企业业务服务的,高阶一点的信息化,可能会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来改变企业的业务流程,比如以前一份文件需要N多个部门联签,在IT系统里,通过设计好权责,可以对权责进行优化和调整。

更多的,可能就没有了。

二、关于数字化

如果说信息化更多的是专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那数字化必须聚焦于外部的链接,对企业经营生态的构建。

有人说数字化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不用说的那么高大上,能将企业的上下游资源进行拉通整合,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我们理解的数字化,起码是企业上下游生态系统的链接和打通,把脚迈出去。

拉通你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终端客户一起构建商业生态,而这个生态,需要数字化平台来作为支撑,这就是数字化了。

比如小米手机的生态,从研发设计环节开始,C端的消费者就可以开始介入进来,将自己对于下一代产品设计的想法、理念、需求提供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根据市场的反馈,再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大大地提升消费者的深度参与感,兜售成就感

再比如某汽车零部件厂商,通过供应链中台的建设,打通了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主机厂/汽车4S店)的资源,以商城的模式运作供应链平台,上游的供应商可以通过系统,上传自己的产品、服务、定价等,该企业通过运营后台进行产品及价格策略的调整,下游客户可自动通过平台进行产品物料的采购,从而打通从终端客户的销售订单,到内部的采购,最终产品交付的端到端全周期流程。

提质、增效、降本,是企业经营永恒的话题。

数字化能力一定要扣回企业的经营实际,从提质、增效、降本的角度去思考突破点。

提质突破点: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产品研发过程管理、产品研发流程标准化、产品的需求驱动方、研发周期、产品合格率等等。

增效突破点:缩短订单交付周期、提升客户需求响应率、充分放权缩短内部审批流程、组织扁平化提高决策效率、提高采购效率,缩短采购周期、提升库存周转、组织内权责清晰,提高沟通协同效率等等。

降本突破点:管理费、业务招待费、人力成本聚焦,钱花在刀刃上。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作业及人力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节能减排等等。

永远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我的企业/组织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是大家都在做,所以我也要做的跟风做吗?如果不做,未来3-5年企业会怎样?市场的发展变化、政策因素怎样?公司的经营目标,拆解到数字化,能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赋能?

所以人人都说,数字化是一把手工程,这个一把手,不仅仅是公司的老板、最高决策者,也是每个部门的负责人,上层没有这方面业务流程变革的思维,数字化转型那就注定会失败。

实际上,任何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坚持长期主义思维,技术的投入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要随之改变,文化要跟着改变,思维要跟着改变,最终打造从上至下的数字化组织。

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标签: sdf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